EXHIBITION TRENDS:树林:一个文本与图像的互辞——李汉周“对话”孙智正/cicinnus/cicinnus news/20160303
bookpic/20169815523811092.jpg
放大
0
上载日期 2016-9-8 16:23:20

                                                    

                                                  展览概述

 

展览时间 : 2016年3月12日—2016年4月30日

开幕时间:2016年3月12日15:00

开幕座谈:2016年3月12日15:30-17:00

参展艺术家:李汉周

特邀嘉宾:冯俊华/司屠/孙智正

策展人:郁婷

主办:施蓝艺术机构

展览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灯湖东路1号友邦金融中心一座M层施蓝艺术空间

 

 

                                                       前言

 

                                                                                           文/郁婷


 

“我去阳台拿毛巾。我站在玻璃后面透过玻璃看见,树林被楼房的阴影挡住了,树林的那边,阳光明亮得
有点像发亮的金属,树林的两边也有不规则的亮块,从楼房的间隔里透过来,和树林后面光亮的地方链接
在一起······”这是作家孙智正在《树林·2》中开篇的段子。或者应该说,不论是开篇仰或是文章的整体叙事,
孙智正一直以这样的辞令、腔调和姿态——无比具体,重复阐述,漫不经心又着意推进——阐述着他所有
的文字。文字对他来讲,似乎真的就只是文字,又似乎根本不是文字,是臻臻簇簇的场景。他用写日记的
形式,记下他的《树林》。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李汉周画的第一幅《树林的沉默》,灵感来自于孙智正写的整辑《树林》。只是,从
第一幅开始到第十二幅,李汉周把孙智正写的《树林》,变成了“李汉周的树林”,然后又变成了“李汉
周与孙智正的树林”。在这个过程里,李汉周从真实阐述孙智正的树林(NO.6、NO.7、NO.9、NO.5、NO.
11),慢慢转变成将自我的情绪、所见、理解和语境,通过孙智正的《树林》,或延伸或融汇或聚焦(NO
.1、NO.2、NO.3、NO.4、NO.8、NO.10),最后重叠。在这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办法说李汉周的画面是对
于孙智正文字的描绘,还是孙智正的文字是对于李汉周画面的解读,或者是,李汉周在根据孙智正的视觉
寻找自我的视觉,又或者孙智正的视觉在李汉周的画面上得到另一种诠释。因为,两者兼而有之。

在李汉周的“树林”里,他有自己的经验记忆,有自己的文字触感,有自己的文学温度和情绪;在孙智正
的“树林”里,有他的性格,他的腔调,他的格局和姿态。当他们之间产生碰撞的时候,“孙智正的树林”
,不再仅仅是孙智正的,李汉周的“树林”也不是仅仅依附于孙智正的。文字从来都是图像的,图像也一
直都是文字的,这个互辞的关系,最终构成了李汉周的“孙智正的树林”。

那这个“树林”,到底是李汉周的,还是孙智正的?

“互辞”的概念出自清代俞樾的《群经平议·议论一》,它的意思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是指,
上下两句话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各话,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即是独立的句意
,又是完整的诠释。这种图像与文字相互作用的语汇方式,本身所探讨的,既不是图像,也不是文字,更不
是二者之间简单的双向性,而是相互作用之后,自我解构再重构的过程和结果。很多艺术家都在重新回归画
面,回归视觉,认为文字在某种程度上会绑架画面的独立性,甚至绑架作品的个体意义。这一点在李汉周这
里明显不以为意。对于文字的情有独钟,许是他会如此感兴趣探讨文字与图像之间多少关联的其中一个很重
要的根由,而对于文字本身的那种气质和温度,对于画面自身的某种状态和性格,对于时间和空间在画面和
文字之间突发性的某种说不清的转换和生变,或许才是他真正所感兴趣的。

“一个文本与图像的互辞”,是一次对话的结果,也是一次重新“互辞”的尝试。

 

 

                                                 展出作品

 

我的眼睛先看见那弧形的断断续续的灯光,那些路灯隔着一定的距离悬浮在空中,我知道一排在马路的这
边,一排在马路的对面。远处的的空气微微有些发红,应该是这些灯光照红的。我不知道是马路本身弯曲,
还是眼睛的缘故--就是我的视野是弧形的,这也许刚好可以证明,地球就是圆形的。树枝黑乎乎地支楞着,
我只能看见树木的上半身,这些像脉络一样的枝条,这些枝条似乎把空气隔成了两份,一份是树枝和那些
路灯之间的,一份是树枝和窗户(我的眼睛)之间的。但是在树枝的上面,罩着穹形的空气,它从树顶的
上空跨越了过去,既连接着这边也连接着那边,它像一根U型管。有一架飞机刚巧飞过,它的四盏灯组成
了一个正方形,有两盏闪着,有一盏暗一点,它们一起往前平移一边转着角度(微微地),灯光上面微微
显示了一点轮廓,我记得飞机的形状,但看上去仍旧很像飞碟,它圆形的低座每隔一个90度安一盏灯。不
仅仅我的眼睛看见了飞机,我也听见飞机飞过的隆隆声。天空里面似乎还有星星,那最高的一颗应该是星
星,其他悬在空中一闪一闪地发着光芒的是风筝,它们挂着发亮的灯饰。我看见玻璃窗里挂着的衣服的影
子,还有自己的影子,影子和玻璃窗都显得黑沉沉的,衣服有点像上吊的人影,旁边是搁在书架上的花草,
一共有十几二十盆,在黑沉沉里的玻璃里仍旧显出了碧绿(墨绿)的颜色,望得更深一点,可以看见衣服
后面整个明亮的房间,像一个抽屉一样拉伸在黑暗中,两边摆着橘色的沙发、淡青色的沙发、橘色的桌子,
我看到它们就在眼前又感觉它们在身后,这两种感觉就像眨眼一样,你可以刻意让它们交替着。2014.3.20

——孙智正《树林》1

李汉周 孙智正的树林1 亚麻布油画 80X100cm 2016

 

树林的上面有半个月亮,月亮没有把清辉撒在树林的上面,树林仍旧黑沉沉的,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被迫把
那些似乎围着树林但实际上离得远远的马路上的路灯比成星星(它们也像拆散的闪闪发光的项链)。在太阳
下面我看见,树林的树叶已经喷薄出来,树木的影子,之前是横在地面上的疏影,现在加上了树叶的影子就
像墨水洇了开来。我看见那些树木就像一些扎进土里的动物,翘着爆炸状的绿巨人般的尾巴。2014.4.8

——孙智正《树林》6

李汉周 孙智正的树林6  布面油画 50X50cm 2014

 

树林黑魆魆的,两边的树梢稍高一些(可能离眼睛近),中间树梢平平地压下去一块,看上去像巨大的凹
字的上半身。在我的影子里,树林看得更清楚一些,我俯身向前,眼镜几乎撞到玻璃窗的玻璃上。树林的
左边我的右边,是公路上的几盏路灯稍稍弯曲的形状,树林斜上方的天空微微发红,树林的上面是白色的
月亮,树林后面穿过来白亮的光芒(也许是连夜工作的挖掘机的照明灯)。树林就在那里,路灯的光包围
着树林,白光穿透了树林,玫瑰色的天空罩在树林的上面,玉色的月亮照临在树林的头顶。白光一直在树
林的背后闪烁着。2014.5.7

——孙智正《树林》9

 

李汉周 孙智正的树林9  亚麻布油画 100X140cm 2015

 

                                                     艺术家

 

李汉周

1987年生于中国广东杨柳,201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广州。

个展:

《树林小传 李汉周作品》木马艺术空间、《阳台 李汉周作品展》腾挪空间,中国广州,2015

《别样丛林:李汉周的视觉寓言》如意画廊,中国广州,2014

作品曾在盒子艺术空间 (深圳);广东美术馆(广州);香港会展中心(香港);时代美术馆(北京);
53美术馆(广州);今日美术馆(北京);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师大美术馆(广州);大邱美
术馆(韩国);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展出。

 

                                                                          活动预告

 

本次展览开幕除了邀请到写作者孙智正老师以创作者角色参与进展览外,更邀请到司屠与冯俊华两位老师一
起参与开幕式的对话活动。三位写作者将于艺术家一起,就此次展览为引点,对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展开更深
入的交流和探讨。

 

                                                  特邀嘉宾简介

孙智正

1980年生,浙江嵊州人,现居北京。

写有《句群》和长篇《青少年》《南方》《日食》,小说集《杀手》,拍有电影《杀手》《90分钟》。

2016年获第二届橡皮文学奖。

冯俊华

1984年生,广东阳江人,现供职于广州某艺术机构。

2009年创办副本制作文学机构并主持日常运作至今,联合发起“实践论”。

司屠

1975年生,浙江余姚人,写作者,现居上海。

著有小说集《同行》《走----Green和张早故事集》。

曾获第十八届黑蓝小说奖。拍摄短片《一根树干》。

 

交通指引

                                                                                          

                                                                                              EN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