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S:“轮廓,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小宇宙”计划·第一回展肖珊珊手绘采访-施蓝映画
放大
0
上载日期 2015-9-8 11:36:07



  肖珊珊致力于对生存形态、社会问题、舆论强暴等环节下所引发的文化差异及文化特性的思考,并由此作为线索去进行创作。由于对中东文化特殊性产生强烈兴趣,她自2007年起就开始关注中东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宗教文化差异,并于2011年开始了时长两个月的中东五国之旅——从法国出发,向东行走了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埃及5个国家。肖珊珊说,这是一次她筹备已久,也急迫需要的游历,是她厌烦于“西方认定”,寻找平衡的游历。她在游行的过程中纪录和再现,并以作品提出问题,去思考国家,民族,文化,舆论效应和既定生存等当代争议性话题,也由此反思回中国所处的状态。


点击观看视频



  而其本次参展的作品即是出自于她的这次“东游记”。

  作品《等待祈祷的阿拉伯妇女》的创作,是为了表达一种质问。这个作品的创作有一个背景:就在肖珊珊出游中东五国前,法国政府颁发了一条法令,“禁止伊斯兰妇女戴全罩式头纱出现在法国的公共场所”,理由是促进阿拉伯妇女着装的解放,让女性自由。肖珊珊说:“这个目的是好的,但我很反感这种打着自由口号强暴式的西方同化,把西方自定义的民主强加于别样的民族和别样的价值观的行为。我绝对同意阿拉伯妇女可以自由选择着装,但是我通过这次旅行了解,妇女们之所以选择不同遮盖程度的长袍与面纱,是依据她们自己对主阿拉尊重的程度,是她们对自己的信仰做出的奉献和追随的表现,这不是所谓现代化或民主化就能一概否定的问题。”于是,肖珊珊用一个简洁的穿着长袍的妇女的轮廓来表现她眼中阿拉伯妇女的形象,她觉得那些阿拉伯妇女是在那长袍面纱的里里外外间矛盾也坚守这什么。 不需要过多语言的描绘和阐述,她们本身已经非常丰富。

  然而让肖珊珊觉得难过的,是那些总是拿着玩具枪对着游客的,往往极不友好的孩童。约旦和以色列的孩子常常拿着玩具枪,而阿拉伯男孩总是开路人玩笑。“我不能肯定,这是否只是男孩子或者这个民族性格的常态,但不可否认,这也是孩童长期生活在不安定和不被尊重的环境下,对于外界认定的一种自我保护似的反抗动作。这是让人伤心,也常被曲解的事实”。肖珊珊如是说。

  于是她创作了《拿玩具枪的男孩》,试图以直白英朗的形象,去表现这个民族的抗争——在强大世俗舆论“认定”的压力下,诉求自主生存的权利,诉求真正的理解与尊重,以及真正属于民族的声音和态度。

  而在2008年创作的在系列绘画作品《露宿者》中,肖珊珊则开始运用了平铺的黑色亮面油漆作底面去进行创作。原因是因为黑色,是当代西方艺术史中一个重要的话题——黑的底色,在视觉的观念中,代表着无形,衍生为无限延续的空间。而在中国绘画哲学中,黑代表墨,代表有,确切地存在。肖珊珊认为这种巧妙的对立背后是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造成的,于是便以探究色块的属性差异入手去探讨东西方的文化对立。





展览讯息





展览主题“小宇宙”计划第一回展暨A+艺术文化中心开幕展

展览时间:9月19日-10月18日(逢周六日及节假日10:30-17:00)

展览地点:A+艺术文化中心、施蓝艺术空间

地  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东路一号友邦金融中心一座首层、M层

开幕酒会:2015年9月19日15:00


主办方:施蓝艺术机构

协办方:友邦金融中心

展览统筹:黎红妃

策展人:肖萌


参展艺术家:李超雄、林于思、张广先、邓瑜、刘滨、姬舟、柯坎法、林伟祥、羊芳涛、余兆权、蔡远河、王非凡、李金阳、李燕、李晓倩、茹创业、雷梦婷、肖珊珊、梁佩如、雷磊(排名不分先后)



有关“小宇宙”计划更多精彩内容
请密切关注施蓝艺术微信公众号






… End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