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S:CICINNUS/ 碰·撞/肖珊珊留法作品展/cicinnus/artists/20131030
http://cicinnus.com/bookpic/201310181621381998.jpg
放大
1
上载日期 2013-10-30 11:37:48



2013年9月28日, “中法文化艺术节”在广州正佳广场盛大开幕。由正佳HI百货主办,CICINNUS协
办的“碰•撞”——艺术家肖珊珊留法作品展也随之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挑选了肖珊珊在法国留学期
间创作的多个作品,其中包括9部影像作品、3件雕塑作品以及创作期间的大量手稿与资料等,展现
艺术家在法国学习中逐渐实现的“另一种”绘画——把对绘画的自我理解,注于更接近现代生活和
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中,如运动影像、声音影像、环境空间、感觉节奏等。把实验性的艺术概念通
过生活化的方式展现,与公共氛围相辅相成,为群众带来多元化、多维度的观展体验。





10月12日,主办方HI百货邀请艺术家肖珊珊与多位旅法人士,与观众共享她们眼中的法国艺术与法国文化。肖珊珊
向大家讲述她的创作经历以及中法两国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差异。


肖珊珊的外公胡一川是中国二十世纪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不仅创作了许多极具历史价
值的优秀作品,更为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珊珊自小受到浓厚艺术
氛围的熏陶,使她有着敏锐的艺术触觉。2006年,肖珊珊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出于对西方艺术文
化理论的渴求,她选择到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继续深造。四年时间,她不断地学习法国对艺
术的思考和态度,有规划地进行自我的艺术探索。



“轮廓”是她的视觉语言

“每个学生在学院必须树立‘你是谁,你是做什么的’形象与口碑,让全院师生都清楚你的创作计
划和艺术观点,进而取得更多的了解和帮助。”珊珊介绍,在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生可
“共享”所有老师(同时也是艺术家)与工作室,当学生带着自己的课题去接触每位不同观点、不
同学术领域的老师时,得到各个方面带有不同艺术主观性或理论性的理解和反应,学生需要不断考
虑各方意见,甚至据理力争自己的创作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作思维逐渐变得严谨而理性
——每一次讨论都是对作品的重新审视,经过多次分析、总结,作品也渐渐趋向成熟。四年里,通
过各种作品的实验与积累,珊珊找到自身的艺术乃至人生的课题——“轮廓”,并以此提出图像建
立与记忆的关系,提出图形解读与认知的问题。她更运用绘画、雕塑、影像、声音等艺术表现手段
进行实验,进一步丰富她一直秉持的“绘画性”这个不受形式限制的理念,也是她对“绘画”一种
新的创作方式。同时,她也把这种创作方式称为“工作室理论”,一种同时存在的创作过程和结果
,甚至模糊两者定义的方式。



                                                                                  作品《叫喊的图像》

哲学与艺术相辅相成

留学期间,各个范畴老师的指导是珊珊大胆尝试的推动力量,其中,对她影响比较大的却是几位哲
学老师,“一位主要审阅我的文字表达方式,通过文字发掘我所忽视的内容;一位身份是社会党,
他总主动帮助中国留学生,了解我们的思想模式,尤其是探讨有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差异的内容;
还有一位是平面设计与诗人兼并的艺术家,他对时间与物件的关系极为感兴趣。”他们对珊珊的作
品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看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珊珊对作品价值的研究与判断,更让她懂得,从细
节去发现作品精髓,提炼出作品的深层内涵。

哲学与艺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联,对于二者的关系,珊珊回忆起哲学老师说过的话,“哲学家与艺
术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哲学家把其看到的社会现象用其思维方式逻辑性地呈现,而艺术家
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而后与社会状态相碰撞。”珊珊由此总结道:艺术家永远走在世界
的前面,而哲学家沉淀在后,附之预言,形成口号或现象被艺术家所追随。“艺术家应凭借自己的
阅历去辨别、判定、理解,再到表现哲学思想。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白自己在
做些什么。”



在艺术中体会生活的质感


本次展览设展于具有公共属性的商业空间,有别于相对封闭的画廊或美术馆,在空间上充满了开放
性与可控性。珊珊以公共艺术思维安排此次布展,让艺术、生活紧密融合,更拉近与广大群众的距
离,“艺术不应该是所谓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在法国可以说是‘全民皆艺术’,在教育方式、
社会氛围、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艺术早已成为城市的名片。哪怕是在香港,也能真
切感受到艺术的无处不在。”

在珊珊看来,“公共艺术就是既能让人开心又能引发联想。”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然而,
目前在国内,公共艺术尚未形成适合本土文化、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理念,珊珊分析,“国内只能
借鉴国外经验与方法,甚至抄袭、直接挪用形象,而缺乏深究国外公共艺术成功背后的实质。就香
港‘小黄鸭’的成功来说,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



“当代艺术需要解释,把概念带出来,明确自己所做的是什么才具有意义。”
“如果别人看到的只是成品部分,而没法知道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是十分可惜的。”

                                                                                                                    
——肖珊珊                            
                                    

珊珊的作品自述:


●作品《尼罗河上的故事》






由绘画、影像、照片、手稿组合而成的《尼罗河上的故事》,是第一次完整地运用我的“工作室理
论”创作方式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一直在思考,绘画作品究竟是平面,还是画的状态?真正属于自
己的绘画形式又是什么? 

没有人能真切感受到艺术家经历长时间废寝忘食地创作的过程,更忽略了艺术家与画布对话的状态。
外界看到的只是单纯的“结果”,于是,我决定把创作的整个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刚好这一年,我
所选用的是中东题材,而埃及是最重要的一站,尼罗河这条线恰恰最适合做具有镜头感的作品。我
想突破画框的界限,讲述更多画框以外的故事,于是采取动画的形式,并以固定的底部去完成动画
中所需求的画面。

我先用本子记录尼罗河上“每一步”的快慢节奏与画面形成。在两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我逐渐发
现学院里的所有人都在关注我创造的这个空间。每天,老师都会问我:“今天你走到哪里了?”这
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作品,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当我完成作品后,发现创作所在地的所有物件,都有着创作过程中的痕迹与记录,才发现,作品跟
随着时间轴,把周遭的一切连结起来,呈现多维度的空间。有一位哲学的老师总结道:这里有着很
多时间——2个月的完成时间,665次的绘图时间,7分钟的影像时间,百分之一秒的摄影时间。本
抱着单纯完成作品的心情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时间才是作品最精华的部分。

涵盖多种艺术表达形式的《尼罗河上的故事》,构成统一的整体,无可拆分。作品引起艺术界长期
争论的话题:《尼罗河上的故事》最终真正的“作品”应该是什么?它究竟归属那种艺术类型?而
我属于哪种艺术领域的艺术家?由此让各界产生思考,是一件十分有价值意义的事情。我认为,这
正是年轻艺术家需要做的:突破传统界限,进行更多艺术创新。


●露宿者系列:《伸出的腿》、《醉》、《躺》



在游历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埃及的过程中,我发现中东地区的街头有不少露宿者,这
些露宿者没有固定居所,终日游荡街头。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来储存自己所拥
有的东西。而我们能看到的,有的露宿者只有一部被废弃的手推车;有的露宿者寄居在废弃损坏的
汽车;有的露宿者直接在桥底下搭起简陋的棚,或用纸皮、纸箱放置身上仅存的物品……这是我描
绘露宿者的线索之一。



在日常行为上,露宿者最常做的事是抽烟和喝酒,因此,在我的作品中,大部分展现出他们醉倒的
状态。这个系列的作品分为绘画与雕塑两部分,绘画上探讨的是平面与物体的轮廓关系,雕塑研究
在物体三维立体的线性结构,而平面的轮廓实质是以立体的状态为基础。雕塑特意制作成只有一半
的部分,我想以平面与立体相结合,形成两种风格各异的视觉效果。


●《演说家》


08年之后,外界充斥各式各样讨论中国的声音,但我却有一种“别人在讨论我家的事情,仅依据他
们所看到的,而不是鉴于事实”的感觉。这些声音逐渐让我产生厌烦,于是,我把注意力转移到其
他方面——法国的前任总统萨科齐独具个性的肢体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在演说的时候,就如跳
舞般富有动感。自此之后,我开始收集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在公开演说的视频录像,运用轮廓的形式
来展现他们丰富的动作语言。(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图组成上,麦克风代表着政治、权力,甚至是
被法国人视为男性的“性征”。)


●纪念碑系列之广州、巴黎迪士尼


这是我在寻找“轮廓”语言中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作品。尽管在当时,我已经以“轮廓”为题创作
了2年时间,但因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仍在挣扎“轮廓”这个题材到底适不适合。用法语表达轮廓
,只能用一个“单一、无变化、封闭”等意义相近的词来说明,而中文的“轮廓”却有着千变万化
的意蕴,是否需要利用另一种形式去诠释“轮廓”是我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想讨论城市中“人的地位”。在国内,总过于注重城市标志的分量,而忽略了众多建
造者的分量。我用两个闪光的电筒勾画出与纪念碑式当代城市标志同等分量的人的轮廓形象,强调
一种人与建筑的对等性。


●《它们在潮湿角落的声音》


在探讨“轮廓”之前,老师会提出不同的课题,让学生从不同形式的课题中摸索出自
己的艺术道路。
而《它们在潮湿角落的声音》是一位装置艺术家布置的作业,课题是研究“物品”,需要选择不同
形式去解释“物品”的概念。我所运用的都是从二手店淘回来的物品,这些廉价的杂物丢弃在潮湿
的角落,在它们的声音中思考物品与环境(人类生存状态或痕迹)。声音的节奏规律在同一时间制
作而成,经过精心编排,才形成这样错落有致的音效。


●《文案桌》

法国第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展上不仅展出毕业作品,还有创作期间的所有资料,让
不熟悉作品的老师一目了然。而在考试阶段,学生需要布置整个展示区域,在时间把控、展出效果、
氛围营造、作品形式、主次安排分布等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这些综合性的训练,深刻影响着我
的创作思考方式。



 

 *本文版权归艺术家肖珊珊及CICINNUS施蓝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
推荐作品